• 证券网
  • 主页 > 观察 > 正文

    别让“码上生活”变成“单选题”

    2023-08-23 20:09:32  |  来源:新民晚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上海市政府参事课题组发起了一项关于提升入境人士境内支付便利度的调查。起因是有不少外国游客反映,在上海旅游购物不少地方只能扫码支付,使用现金和刷卡不便,影响旅游体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二维码的运用极大提升了社会效率,但如果走偏变成了“单选题”,也就背离了让生活更加便捷的初心。

    在上海旅游哪个环节最不方便?许多外国游客给出的答案是支付。在国外,第三方移动支付并不普及,对于来到中国短期旅行的外国游客而言,一时难以掌握或不愿意使用移动支付。于是,不少外国游客在消费时想用现金,却被告知无法找零;想要刷卡,或是商家没有外卡POS机,或是版本太老刷不出来。根据参事课题组的调查,401家抽样商户中安装外卡POS机的仅有183家,不到一半,而且因为外卡刷卡手续费较高,商户更愿意引导顾客使用移动支付,外卡刷卡率仅为23.19%。

    “码上生活”本来是为了带来方便,但对于一些有着特殊需求的群体,反倒成为障碍。不久前,笔者到一家医院就医,被告知要挂号必须先扫码网上预约。笔者注意到,站在预检台前面露难色的,很多都是老年人,用智能手机网上预约对他们而言显然是“高难度动作”。医院虽然也有专人指导操作,但对老人们来说总是一件麻烦事,年轻人几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他们要反复操作很久。有老人在现场表示,为什么不能保留一条传统的人工预约通道?

    在生活的其他领域,过度扫码和强制扫码的情况也不少见。例如一些饭店,已经完全放弃了传统菜单,点菜只能通过扫码,有的还要关注小程序才能完成。扫码点单对于商家肯定是降本增效的好工具,但一些顾客就是希望用菜单点餐,还想让服务员推荐菜品,最后得到一句“没有菜单,扫码下单”的回应,非常影响消费体验。另一个“重灾区”场景就是商场停车支付,一些出口闸机无人看守只能扫码支付,但扫码之后发现跳出的竟是商场会员注册页面,一番手忙脚乱还是无法支付,后面的车已经排成长队。

    出现这一系列问题,根源在于商家或一些单位缺乏同理心,默认所有人都应当掌握并接受扫码获取服务的方式,没有将不愿或不能扫码人群的需求纳入考虑。此外,有些情况下的强制扫码,是互联网经济下引流以及收集客户信息的“灰色手段”,其背后的个人信息泄露的安全隐患,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扫码走偏造成的种种问题,已经引发了相关部门的关注。8月1日,上海市消保委发布的《上海市商场停车场扫码缴费服务合规指引》正式实施,规定禁止商家“滥用扫码”,要求推出“纯净版”的扫码支付链接。对于外国游客支付不便的情况,市政府参事课题组建议政府部门和各市场主体发力,破除刷卡和移动支付堵点,一边宣传推广移动支付,一边也要提升传统支付的占比,满足消费者各种需求。

    “码上生活”诞生的初心,旨在为市民生活带来更多便捷、拥有更多选择的空间,而并非让各种应用场景成为“单选题”。即便“每天扫码”成为主流趋势已经不可改变,依然希望各行各业都能保留一条“非扫码通道”,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

    (李一能)

    上一篇:台青“首来族”寻根浙江:“家乡的感觉真好”    下一篇:最后一页